前一講我們講解了工具,這是動手做中最為關鍵的兩個基礎要素之一,在其中我們理解了創客教育中孩子完成工具技能和思維的教學建構的重要性。本講講解另一個關鍵的基礎要素——技術。 創客教育的必備課程:創客掌握和使用技術能力的循序漸進建構。
任何一個作為潛在創客的人,他既然以制造“創新”物品為主要目的,他就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到技術,在其制造物品中采用合適、合理、管用和夠用的技術,并往往可將技術的使用方法與方式實現拓展或“創新”。所以,隨著創客的不斷成長,他自身所習得的技術往往是在不斷地擴大范圍和提高能級。所掌握的技術越多越高,一個創客自然就可能“創新”制造出更新更好的物品來。所以,技術更是一個衡量創客水平的基本面。 技術是一個很大和寬泛的概念,可以具有許多分類。例如,根據行業的不同,技術可分為農業技術、工業技術、通訊技術、交通運輸技術等。又如,根據內容的不同,技術可分為電子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醫藥技術、材料技術、先進制造與自動化技術、能源與節能技術、環境保護技術等。 技術的習得從簡單到復雜,從單樣到綜合,從單獨到交叉,從單用到復合,是需要扎扎實實的遞進學習和訓練過程的。結合工具的使用和訓練,在更多科學知識的學習與應用下,技術作為表觀較偏向技能和方法的核心能力,逐漸在一個創客的身上可以得到內在的認識和掌握,以及外在的顯能和使用。這當然就要求我們在創客教育中予以持續的計劃,為創客各自的技術習得和提升作幫助。 但是,必須指出,創客教育的技術教育與一般的技術教育有著顯著的不同。在創客教育中,根據創客成長的典型規律,有兩點關鍵是必須高度重視的。
以飛機制造的技術顯示為例,說明現代用以制造的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和層出不窮,很多可供創客學習 一是,創客習得技術往往不是通過被動的教學過程實現,而是通過自己邊玩邊意會、適當的時候想獲得答疑解惑和幫助理解才去求助實現的。這就告訴我們,在創客教育中,我們最好不要將技術教學完全演變成為教師對學生的講習性傳授和固有課程大綱式教學,而是要安排在學生真實的動手實踐中,在其主動習得時在后面給予助推性輔導和幫助,而且根據其需要的技術掌握內容推進。 二是,創客習得技術的過程中,往往以需要用到他制造或“玩兒”制造所需的可解決問題的技術為牽引,選擇性地使用并逐漸學習新技術,以他自身認為這樣的技術應該怎么用和用到什么樣(只要解決他自己的問題就行)為標準。所以,在創客教育實施技術教育的過程中,對技術的界定不能太框死,對技術的使用規范既要有要求又不能完全按要求。如果這些都不能達到,一定會將具有創客潛質的人慢慢教成“死板的技術工人”,會創新的也慢慢變成不會創新的。 技術也是有思維和思想的。殊不知技術還可以活學活用,還可以用來創新。所以,掌握技術的本身和使用技能是一個方面,掌握技術的內涵思想和哲學層面的意義是一個更高的層面。我們不能將創客的技術教育等價于技能教學,更應該關注對創客選擇、采納、習得、使用和創新技術的思想和意識層面的“高階教學”。 在創客的意義下,技術只要是可用,怎么用都是合理的甚至是科學的。要鼓勵創客按照條條框框以外的方式使用、應用甚至創新技術。這其中,建立創客的關于技術的“哲學頭腦”十分關鍵,可以說是它區別于一般的“技術能人”培訓的最主要之處。 今天的各類技術尤其是高新技術層出不窮。要滿足當前的創客教育的要求,既要有對前沿技術的引導和推介,又要有教育過程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要求,這就是創客教育中選擇合適的、能級相當的、逐步提高的技術內容和載體形式進行教學的難處。所以,作為創客教育的教師,必須具有豐富的經驗,在不斷獲得創客學習需求的前提下,實現為創客提供適當的技術載體和內容的“幫助性”技術教學的要求。 無論怎樣,技術教育需要在創客教育中得到重視并有特殊的教學考慮。只有這樣,才能有助于創客的成長和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