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展眾創空間正當時 建設“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眾創空間。是對全球創業大爆炸時代的呼應,也是打造我國經濟新引擎的重大舉措。 1.中國繁榮動力來源于民眾活力 大眾創新是國家繁榮的關鍵。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2006)、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埃德蒙•菲爾普斯的《大繁榮》出版。書中指出,國家繁榮源自于民眾對創新過程的普遍參與和深入草根階層的自主創新,并最終形成保持國家持續繁榮的活力經濟,這種大范圍創新活力由正確的價值觀所激發。 激發民眾活力是中國經濟崛起的訣竅。中國是人口大國,龐大的用戶、深厚的文化、豐富的應用場景帶來的是創意創新和創業的海洋。改革開放第一個30年,中國充分利用廣闊的市場和低成本的人口紅利實現了經濟的崛起,今天在全球新產業革命進程中,中國的人口紅利仍將能夠煥發出新的競爭優勢,這就是在中國的土地上掀起一個“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讓每個有創業愿望的人都擁有自主創業的空間,讓創新創造的血液在全社會自由流動,讓自主發展的精神在全體人民中蔚然成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會在下一個30年,讓中國經濟的發展充滿無限生機。 2.創業門檻降低 價值追求多元化使部分人群轉向創業。90后正成為社會的主體,互聯網賦予了這代人鮮明的個性,價值追求多元化,遠離權威和逃離森嚴的組織體系是眾多年輕人的主流價值觀。創新創業很好地契合了他們標新立異的思維模式,也為實現人生價值提供了理想舞臺。一批批崛起的90后CEO以顛覆者的姿態,瓦解傳統的金字塔管理模式,將“中心”邊緣化,用“自由組織”取代“結構化”,重新構建了一種以貢獻值、文化標簽、興趣愛好為規則和約束力的職業關系。 開放式創新使創業更容易獲得技術手段。開放式創新之潮已經來臨,從開源軟件到開源硬件,甚至是開源的互聯網汽車,新技術的發展越來越開放。類似安卓的開源體系極大地降低了研發和創新的成本,為創業提供了便利的條件,降低了創業門檻,許多小型的創業團隊不用依托大企業就可以獨立創業。這類創業將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制造業、物聯網、機器人和大數據當中。
二、眾創空間引發創業大爆炸 相比以往的創業孵化機構,眾創空間服務于全民各種類型的創業,其形式更加多樣化,服務更加開放化、市場化,已經成為創新創業生態系統中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通過提供多技術方向的創業試錯、推動產業跨界融合,眾創空間必將引領創業大爆炸。 1.眾創空間刺激并服務于全民創業 眾創空間服務于多種身份的全民創業。在全民創業的浪潮中,創業者的身份大體可分為5類,每一類創業者,都有相應形式的眾創空間為其提供服務。一是技術型創業者,又稱為“極客”創業者,技術型海歸、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員、企業技術骨干、開源社區創客精英等是其典型代表。留創園、高端人才創業園、創業社區、創客空間等新型眾創空間都能為其提供服務。二是企業內部創業者,企業內部創業正成為一股新風尚,一些大企業為激發企業活力讓員工成為創業者,建立了如海爾hope平臺、青島軟控橡膠谷等眾創空間。三是大學生創業者,為其創業服務的載體包括大學科技園、大學生創業園、留學人員創業園等。四是互聯網創業者,“互聯網+”將互聯網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激發了電商、金融、教育、醫療等領域的互聯網創業。其中相當多的創業者利用阿里巴巴、京東等互聯網巨頭企業為其提供的電子商務平臺等創辦自己的企業。五是草根創業者,主要表現為在我國城鎮化進程中無處不在的求生存和求發展的創業。 眾創空間服務于不同目的的創業。事實上,上述5類創業者的身份會有交叉,他們的創業目的卻各有不同。從目標和效果來講,創業可以分為3種類型,即生存型創業、發展型創業和變革型創業。①生存型創業。就業困難人員,農村富余勞動力,退役軍人,打工回鄉者等群體大多為生存型創業者。生存型創業目的在于滿足其基本生存條件,草根特征顯著。面對這類大眾創業群體,需要屬于“低成本”創業平臺的眾創空間,如專業市場、社區商鋪、美食街、淘寶村、特色手工藝創業街、農民工返鄉創業園等。②發展型創業。當創新創業成為社會的價值導向和一種生活方式后,發展型創業活躍起來,如留學生創業、企業高管創業等,大多屬于發展型創業。他們自身具有較好的條件,為了尋求更大發展而創業,是活力經濟的重要源動力。滿足這類創業群體的眾創空間包括留創園、創業社區、創業咖啡、創新工場等。③變革型創業。變革型創業者是發展型創業者中懷揣著改變世界夢想的一類,他們極富創造力和激情,對創造新產品和新市場充滿熱情。如喬布斯等技術型創業者、扎克伯格等互聯網創業者都屬于變革型創業者。面向變革型創業者的眾創空間,除上述為發展型創業服務的類型外,還包括創客空間、概念驗證實驗室等,為創業者的大膽試錯行為提供融資、人脈鏈接等高端專業服務。 眾創空間是面向人人的創業平臺。原有孵化機構面向的是精英小眾創業,基本集中在高新區或開發區,覆蓋的創業人群以具備較高學歷、掌握一定科技成果的高端人才為主。而眾創空間則為一切擁有新奇創意的個人、創業團隊提供近乎“零門檻”的創業服務,創意的展示與交流更加開放便利,創業活動的成本大大降低,各類創業主體共同參與、自由進出、快速流動,推動創新創業由精英走向大眾,開創了大眾創業時代。 2.眾創空間是創新創業生態的基礎設施 眾創空間通過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平臺、推動開放式創新、促進創業服務的市場化,能夠為創新創業生態系統中的主體提供較全面的服務,促進各類創新資源的流動和鏈接,并激發各類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業態融合創新,事實上已經成為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的基礎設施。 眾創空間的形態與服務模式更多樣化。眾創空間重在營造多元的創業服務。孵化器重在提供物理空間服務,入孵企業享受的最大優惠在于房租減免和基礎服務,但是提供的增值服務較少。相比而言,眾創空間重在通過提供多元的創業服務營造創業生態,更加注重專業化、個性化、多樣性、差異化的創業服務需求,全面推動了溝通合作、培訓輔導、融資對接、產品發布、項目推介、信息交流等全鏈條全要素創業服務的創新發展,實現支撐服務全覆蓋、無死角。 眾創空間是開放式創新的一種模式。眾創空間通過開放式的社區為創業者提供互動交流平臺,使創業者在創業的不同階段都能通過開放社區、創新平臺等渠道及時獲取外腦智慧,解決創業難題,激發有效創新。眾創空間鏈接資金、人才、技術等不同創新資源,通過創新資源的流動和鏈接,形成創新創業生態體系。 眾創空間將創業服務完全推向市場。原有孵化器大多由政府公共資金建設,運作機制相對僵化。由此,以社會力量為主構建市場化的眾創空間成為大勢所趨,政府也將改變過去作為創業服務直接提供者的角色,轉變為更多地通過購買市場化創業服務的方式來支持創業者和創業服務機構。 3.眾創空間引發創業大爆炸 國家創新驅動戰略為創業提供了機遇,眾創空間則為創業提供了動力和機會,其在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條件下,通過為全民提供創業試錯的機會,并在無數的產業交叉試錯中引發融合,必將加劇、加速創業大爆炸。 眾創空間提供了創業試錯的機會,增大了大眾創業的數量。眾創空間以其低成本、重想法、專業化等特性,為創業者提供了一個多技術方向創業試錯的平臺。在眾創空間里,想法最為重要,眾創空間提供了足夠開放的環境,使得不同領域、同領域不同方向、跨領域融合的想法都可以在這里碰撞、試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大眾創業的可能性。同時,眾創空間提供的創新性強、綜合性強的創業服務,讓想法可以方便地測試,并獲得相匹配的資金、人才等創新資源,加速轉換為有市場經營能力的企業。因此,眾創空間能夠極大地豐富創新創業的人才、團隊和企業 眾創空間能夠不斷推動跨界融合,引領新業態。 通過眾創空間,從創意、想法孕育而生初創企業,往往不會受到舊規則、舊模式、舊邊界的約束,對市場需求和新的思維習慣更具洞察力,更容易建立起新規則、新模式,實現跨界創新。在新經濟時代,互聯網與各個不同傳統產業之間的融合引發了創新創業的浪潮,傳統產業“互聯網+”正在成為創新創業最火熱的領域之一??偨Y2014年創業者聚集、風投青睞的熱門創業領域發現,傳統行業電商平臺、傳統產品的智能化、在線服務、O2O服務、P2P的資源共享服務表現出強勁勢頭,“互聯網+”正在引爆新業態。 三、眾創空間將培育大量“瞪羚”企業引發爆發式增長 在新經濟時代,創新創業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眾創空間作為服務于創新創業的主要載體,對經濟社會發展變得空前重要。在眾創空間中不斷發現和孕育改變世界的偉大想法,不斷涌現的帶有創新基因的“瞪羚”企業,將會打破行業固有格局,實現爆發式成長,成為新的產業引領者。 1.眾創空間是偉大想法走向偉大公司的助推器 硅谷能夠成為全球創新創業高地的秘訣在于內涵豐富的創業生態系統,包括大量的風險資本、強大的技術支撐、充滿活力的創新創業人才、成熟多元的創業文化等??梢哉f,硅谷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眾創空間。在這里,一個個偉大的想法轉換并發展成為改變世界的偉大公司?;萜眨℉P)、蘋果(Apple)、谷歌(Google)、臉書(Facebook)等很多世界知名的大公司就誕生在學生宿舍和簡陋的車庫,這些創業者都是在艱苦的環境中讓自己的想法轉換成了價值。 隨著全球創業大爆炸的到來,創業的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們的視線由關注“初創企業”上溯至更早的“想法和創意”階段,尋找和打磨有顛覆性的創意和想法成為創業投資所關注的重點。在這種背景下,“想法和創意”被認為是決定一個創業企業能否成為偉大公司的關鍵因素。眾創空間作為為各類創業者提供各種創業服務的主體,毫無疑問必將成為推動“想法”到“公司”轉變的主要力量。 2.眾創空間帶來高速成長的“瞪羚”企業 眾創空間是發現和培育“瞪羚”企業的原點,有助于孕育出高速成長的“瞪羚”企業。 眾創空間的企業依靠市場化的選擇和淘汰機制,使得資源得以快速流向高質量“瞪羚”企業。眾創空間給予大量創業企業試錯的機會,同時也保證了完全市場化、商業化的選擇機制。這種機制使得創新要素能夠快速流動和循環,不符合市場需求、創新性不足的創業會快速被市場淘汰,有潛力的“瞪羚”企業在市場快速反應下加快產品和模式的迭代,迅速擴大規模,從而吸引足夠多的資源流入支撐其快速發展。 眾創空間不斷孕育出的高質量“瞪羚”企業,將推動新興產業的誕生。當大量“瞪羚企業”出現在產業價值鏈分解的某一環節,表明出現了細分產業模塊;當圍繞一種新的商業模式或一條新的技術路線集中涌現出一大批由創業企業發展而來的“瞪羚”企業時,一個新興產業就誕生了;當某地區在同一領域及其相關產業出現大量“瞪羚”企業,說明新興產業集群已經形成。眾創空間的發展就是不斷發現和培育具有顛覆式創新的“瞪羚”企業的過程,激發一定數量“瞪羚”且的涌現和聚集,從而推動原創新興產業的崛起。 四、眾創空間開啟創新創業改革的閘門 新常態下,原有發展模式所依靠的比較優勢消失殆盡,如何獲得發展的新動能,關鍵在于放開市場準入,充分釋放民智民力。眾創空間實現了創業服務的市場化、專業化、便利化、低成本化,推動了新一輪科技創新政策和經濟政策的融合,有望促成創新創業改革的新突破。 1.眾創空間引發全民思想大解放 眾創空間推動創業觀念大轉變。中國幾千年的自然經濟使百姓具有墨守成規的保守性;建國后長期的集體經濟和單位制通過資源壟斷和空間封閉,塑造了成員的高度依附性;改革開放以來人們也普遍認為國家和大企業是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隨著市場經濟的成熟,創業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人的一種主動選擇,但創業的觀念意識、創業文化的普及與形成仍需時日。國家對眾創空間的大力倡導不僅是政策信號的釋放,更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創新思想,點燃了人人都可以創新創業的希望之火。 眾創空間加快激發創業領域思想市場的形成。發現和篩選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想法和創意,并將之扶持和培育成具有一定發展潛力的初創企業,成為營造創新創業環境、推動創新創業發展的首要任務。眾創空間將加速“崇尚創新、創業致富”的價值導向和“敢于冒險、勇于創新、寬容失敗、追求成功、開放包容”的創新創業文化的形成,激發各種奇思妙想的猛烈噴發,推動創業領域思想市場的形成和迅速擴展深化。 2.眾創空間掀起創業服務業的大發展 國有孵化器的改革。近年來不斷涌現出以民營為主的孵化器,它們空間不多、規模不大,但創業服務能力卻大大提升,服務模式不斷創新,輻射范圍迅速擴展。民營孵化器的崛起開啟了創業孵化服務的市場化進程,創業服務由單一的服務屬性逐漸轉向服務增值的產業屬性。國有孵化器改革的重點在于全面引入市場機制,通過設立管理公司、創業投資基金、持股孵化等方式改革運營模式,提升市場化運作能力;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改革服務模式,引入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科技咨詢等市場化的科技服務,提升專業化水平。 推動科技服務業市場化進程。創業孵化服務業之所以發展迅速,得益于大量出現的市場化的新型孵化服務機構。眾創空間的發展對于技術轉移、知識產權和研發設計等增值類科技服務業市場化發展的帶動作用前所未有,也是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簡政放權,有序放開科技服務市場準入的重要推手,鼓勵和吸納社會資本、民間資本更多地進入多領域的科技服務業。 3.眾創空間標志著科技創新政策的前置 我國科技創新政策最初是“抓大放小”,通過資助大企業建立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支持技術創新。隨后開始通過中小企業創新資金等舉措大力扶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隨著我國科技型創業者和初創企業的大量涌現,科技創新政策的支持重心進一步向創新鏈的前端轉移。先是通過扶植創業苗圃,挖掘培育原創想法和原創技術,支持創辦企業及其成長。目前又提出加快發展提供全鏈條、全要素的眾創空間,這標志著科技創新政策向創業前置已成為中央級的決策。 眾創空間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長期以來,我國科技與經濟“兩張皮”的問題一直是阻礙創新驅動發展的主要瓶頸。究其根本,在于沒能把握“創業是科技成果進入市場實現商品化的主渠道”這一客觀規律。實質上,創業就是科技創新與經濟之間無縫銜接的絕佳耦合點。眾創空間的建設,就是要為創業者打通從科技研究到產業經濟的中間環節,實現跨越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而提供低成本、全要素的服務。 4.眾創空間釋放新一輪改革紅利 應當將創業創新作為改革的試金石。當某個行業創業創新蔚然成風、全民參與,就說明該領域真正取得了具有成效的改革。目前,政府對醫療、教育、靜脈產業等領域的控制依然過強,大量民營資本很難進入,而社會在這些領域創新發展的需求卻愈發旺盛。此外,隨著新技術、新模式的發展,創新的工具與手段層出不窮,這些還未開放的領域必將成為創新創業新的藍海。 眾創空間有望促成深化改革帶來的新的人口紅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通過低廉勞動力優勢獲得了第1輪人口紅利。大眾創業時代,眾創空間的建設必將刺激深層改革。新1輪改革的主要目標是放松管制,營造環境,釋放民智民力,鼓勵圍繞各領域的創新創業,以獲取第2輪改革帶來的新的人口紅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