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國車庫文化的起源 在大多數人的思維定式里,車庫只是一個用來停放汽車的單一功能建筑。但在深入了解美國車庫文化后,你會發現這種車庫文化充滿了正能量,這種美國車庫文化迸發了人們勇于創新、敢于吃苦的精神。在歐美國家,越是誕生于車庫的作坊公司反而會越受人們尊敬,因為你不知道它什么時候就能創造出奇跡! 在美國品牌榜單中就有20多個品牌來自于車庫,類似“惠普車庫”、“迪斯尼車庫”、“蘋果電腦車庫”等。美國歷史上許多知名的科技企業都在車庫里誕生,于是便有了“車庫文化”一說。
二、從美國車庫中走出的傳奇創客 1、美國硅谷的鼻祖——惠普公司 惠普當年的創業車庫。曾被為“硅谷的誕生地”,可以說是全球創客們的朝圣之地。 1939年,斯坦福大學的畢業生惠爾和普克德,在目睹了許多人因失業而陷入困境后,這兩個早期創客決定合伙打天下。當時,這倆個窮書生總共才湊了538美元,租進了一間間不起眼的木制車庫里,他們的創新火花不斷閃現,最終使他們創建的公司走出了“車庫創業期”。而今,惠普公司作為美國硅谷的第一家高科技公司,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電子設備供應商之一。 2、轟動電腦界的車庫革命——蘋果公司 自惠普公司從創業后37年,也就是1976年,美國硅谷“家釀電腦俱樂部”的兩位青年,引起了一場轟動電腦業界的“車庫革命”。 1972年,史蒂夫•喬布斯進入里德學院,只讀了一年書,便中途輟學在俄勒崗一帶的蘋果園打工。史蒂夫•沃茲奈克輾轉讀了三所大學后,于1973年輟學,進入惠普公司工作。喬布斯和沃茲奈克由于對電腦的共同愛好也了好朋友,也是“家釀電腦俱樂部”的???。 兩人湊了1300元創業資金,在喬布斯家的車庫里,他們生產出了自己的第一臺蘋果電腦。那一年,喬布斯才20歲。十年后,蘋果公司發展成了擁有4000名員工,產值20億美元的大公司,蘋果公司曾經連續三年成為全球市值最大公司,在2012年曾經創下6235億美元記錄 3、在車庫尋找靈感的大公司——迪士尼 上世紀20年代末,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堪薩斯城,一個名叫沃爾特的年輕人找了一份在教堂畫畫的工作,勉強維持生計,因為沒有畫室,他只能借用父親的車庫。在那里,他與車庫里的老鼠混熟了。后來,他以這只老鼠為原型,創造了一個動畫形象,名叫米老鼠,還開了一家公司,名為迪士尼。 想了解更多從美國車庫里走出的世界級大公司,請關注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這篇文章。 三、美國車庫文化的本質是他造和創新 車庫文化最早的發端是汽車發明,汽車普及后就演變為修車和改裝,后來則成為IT等科技行業的搖籃。 美國勞動力成本較高,所以在最初的年代,不少人會選擇自行保養、維修和改裝汽車,此后延伸到自己動手進行電器、儀器、房屋等各類維修和改裝,還有人在車庫里造船甚至造飛機。 美國車庫文化的本質是創造和創新,以及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渴望,當然,還有美國夢的核心精神:用努力贏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