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創客運動的逐步推進,中小學創客教育即將迎來爆發期,權威調查顯示,當前中小學創客空間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進行創客老師的培訓。所以,培養能夠勝任創客教育的教師隊伍已經成為推動創客教育的緊迫任務。 眾所周知,創客教育是最近幾年才在國內發展起來的交叉學科,包括機械知識、電子電路知識、編程知識與3D打印。目前大多數學校采取的是從一些邊緣學科調過來的老師擔任。因此,創客教育應上什么課,怎么上課,對老師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目前,我們驚喜的發現教育部門和一些社會教育機構已經在舉辦一些針對創客教師的師資培訓,但收效甚微。我們認為在進行創客教師培訓時應遵循以下四點。
(一)培訓內容的選取 很多學校在編寫校園創客空間建設方案時就會列明創客培訓的內容,一般來說,中小學應掌握以下四方面的創客知識。 一是學習了解一些機械結構知識,可以以樂高積木或者類樂高積木做為一些簡單機械結構學習工具。 二是推行一門圖形化編程語言,在結構的基礎上增加程序設計,可以使創客作品趨向智能化,比較常見的是麻省理工學院開發的專門針對青少年學生進行編程學習的scratch編程軟件。 三是選擇一種性價比高的主控器和傳感器進行學習,可以借助目前市面上性價比較高的arduino主控板及其傳感器作為軟硬件結合學習的載體。 四是輔以3D打印筆設計及電子積木搭建進行創作,學生借助3D打印筆,可以設計一些個性化的結構,再結合開源硬件進行創客作品制作。 (二)課程體系的開發 一套好的課程體系需要滿足進階、全面、系統的要求,同時還需要相應的硬件搭配。 當前,已經有一部分創客教育的社會培訓機構和開源廠家通過多年積累的經驗持續挖掘可商業化、可編寫教材的創意和教程,保證硬件內容的持續供給;另一方面通過運營線下創客嘉年華和創客大賽來吸引廣泛受眾的參與,保證學校需求端信息或創意項目的搜集。供求兩端源源不斷的內容產出將為這類公司課程體系研發和迭代提供最強保障。 (三)動手實踐 對開源電子設備的課程不能只停留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比如,創客開源電子設備套裝里的主要設備Nano板、擴展板和所有零件的認識必須要動手實踐才能真正掌握。只有老師自己動手嘗試了這些開源硬件的學習以及使用,才能體會到將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可能會遇到的實際問題,才能開展好創客教育。 (四)模塊化分工 剛才講到,既然創客教育是一個多知識交叉的學科,又是一個新興的行業,在創客教育培訓上可以采取條塊化或模塊化分工的方式進行。 在創客教育涉及到的機械結構、scratch編程、3D打印和創意指導進行模塊分工,分別選取有專長的教育擔任,這樣可以迅速組建好創客實驗室的教師隊伍,避免了單科教師存在知識面相對固定化的因素。 除了以上四點外,在進行創客師資培訓中,還需要我們明確學校的定位與開展創客教育的目的,只有把學校的現實情況與創客教育有機結合才能真正做好創客教育。 |